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英子的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随想(十八)——关于直觉  

2012-04-03 10:20:37|  分类: 随想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 晨读到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直觉归纳法,对于直觉有了新的领悟。

   “我们必须借助归纳法去获知初始前提,因为感性知觉借以注入普遍的方法是归纳的。现在,在我们借以掌握真相的思维状态中,有些总是真实的,另一些则可能是错误的——例如意见和计算,而科学知识和直觉总是真实的;进一步说,除了直觉外,没有任何其他种类的思想比科学知识更加确切,而初始前提比证明是更为可知的,而且一切科学都是可推知性的。根据这些考虑,可以推知:不可能有关于初始前提的科学知识,又因除了直觉外没有任何东西比科学知识更为真实,了解初始前提的将是直觉。这个结论也是从下述事实推知的:证明不可能是证明的初始根源,因而也不可能是科学知识的科学知识。因此,如果直觉是科学知识以外真实思想的惟一种类,那么它就是科学知识的初始根源。而科学知识的初始根源掌握着初始的基本前提。科学,作为整体,是同作为初始根源一样对全部事实发生关系。”

    曾经认为,当人们说“凭直觉”相信什么时,总是觉得,这是你的个人感觉,可能不是我的或他/她的,因此觉得是不可靠的。然而,从这里边可以看到,个人感觉中可以被称为“直觉”一类的思想具有什么样的高度:直觉被定义为堪比科学知识的东西,与科学知识一起,并列为“总是真实”的一类思维状态,借之人们得以掌握真相。这应当是“凭直觉”可知事物的理据了。

    但这种直觉是理性直觉,非感性知觉(张家龙《逻辑学思想史》)。直觉归纳法是从感性知觉上升到理性直觉,从特殊到普遍的方法。感性知觉是直觉归纳法的基础,适宜于掌握特殊;理性直觉是科学知识的初始根源,通过理性直觉可以掌握初始的基本前提,这种基本前提便是证明根据的一般原理。这里便是对感性知觉和理性直觉进行了意义的区分了,相对应于英语便是对perception(知觉)和intuition(直觉)两词意义的区别。

    再想到这一周与下一周上课的主题是想象力与创造力,我们的大英《综合教程》选择的两篇文章都是关于爱因斯坦的,这是全四册书中仅有的一例A篇文章与B篇文章同关于一个人,可见,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代言人恐怕要算爱因斯坦——这个在1905年发表了五篇论文使科学世界发生了巨变的物理学家,在那一被称为是爱因斯坦的“奇迹年”里,爱因斯坦证明了原子与分子的存在;提出光是颗粒性的(即发明术语“光子”),为量子力学奠定基础;提出了狭义相对论,成为四维空间(spacetime)论的源泉,认为宇宙空间是一个可以弯曲、拉长和扭转的东西;还有就是他著名的等式:E=MC2 (质能方程式)

    这位科学巨人在1931年写道:“我相信直觉和灵感,常常我确信我是正确的,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是正确的。”他应该是“直觉是科学知识的初始根源”的最佳范例,非他莫属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77)| 评论(1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